阅读学习吴军老师的作品《见识》一书,颇有收获,简略记录复习。
此书脱胎于吴军老师在“得到”APP开设的课程《硅谷来信》,经过整理、完善,得以发表,可以说是经历了前期读者反馈和作者精心完善的一部作品。
其中,以下几个方面提到的问题值得学习和思考:
一、 人生需要做减法
“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而不喜欢减少,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弃,但是,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得更好。由于这种做法有时违背人的天性,因此很多人做不到,当然,这样也就给了那些能做到的人更多的机会。”
提到了印度人在跨国企业和美国公司任高管的比例大的原因:人生选择的机会少,一条路坚持下去;
提到了很多人的问题:渐渐习惯于非常低层次的追求(如拼多多领取几毛钱的优惠券)。人一旦心志变得非常低,就很难提升自己、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;
提到了人“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”,我们需要将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,放大自己的目标定位上;
二、 大家智慧
提到了莎士比亚的智慧、友情、凡事三思而行,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;对人要和气,但不要过分狎昵;相知有素的朋友,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,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.
提到了谷歌创始人拉里·佩奇的经营管理智慧。第一,把产品做成牙刷,即客户养成习惯后每天都会用几次的东西,要求产品必须要可靠稳定,有很好的使用体验,并且隔一段时间要给人一些惊喜(爆款);第二,从本质中寻找商业模式,谷歌的本质,将有用的内容传达给终端用户,而有用的内容不需要是自己的;第三,薪尽火传,即在浪潮的起落迭代中寻找到基因和文化传承下去,而不是试图维持一个不死的公司;
提到了巴菲特的人生智慧:第一,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;第二,永远不要做空股票;第三,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;
司马迁的智慧,东方最早的经济学综合论文《货殖列传》。“故善者因之,其次利道之,其次教诲之,其次整齐之,最下者与之争。”这个道理可以用于教育,可以用于商业,也可用于管理。
三、 拒绝伪工作者
“效率高低不取决于开始了多少工作,而在于完成了多少。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,其实想通了并没有那么重要,因为它们是伪工作。所以,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生活中,提高效率都需要从拒绝伪工作开始。”
提到了10000小时努力的重要性,但这并不是一个充分条件,并展开了《异类》作者的观点:第一,如果智商低于120就很难成功,而高于这个值之后,智商的作用并不明显;第二,运气或者时代大环境对成功很重要;第三,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家庭和生活环境,不要在教育时用起跑线说事,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,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起跑线的话,父母的见识就是起跑线。
提到了10000小时的四个误区:简单重复,习惯性失败(不查找失败根本的原因,不停机械试错),林黛玉式的困境(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,对外界的所知就越少,而自己的适应性也就越差),狗熊掰棒子(10000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,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限度地复用第一次努力的结果,而不是每一次都从头开始。
提到了破除以上四个误区的方法:第一,确立“愿景—目标—道路”,即一生成就,阶段性目标,可实施战术;第二,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,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;第三,凡事做记录。
提到了谷歌的目标管理法——OKR(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),提到了做好最后1%。
四、 理性的投资观
- 钱和任何东西,都是为了让你生活的更好,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。
- 风险意识随时需要。
- 投资的行为要围绕目的进行。
吴军:
计算机科学家,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先驱者,谷歌公司的智能搜索科学家,腾讯公司的前副总裁,同时也是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人、畅销书作家。
他著有《数学之美》、《浪潮之巅》、《硅谷之谜》、《智能时代》、《文明之光》、《大学之路》、《全球科技通史》、《见识》、《态度》等,本本都是超级畅销书。
同时,他还是教育专家,古典音乐迷,酷爱逛博物馆,见过90%以上世界名画的真迹,他是优秀的红酒鉴赏家,他精通历史、艺术、哲学、摄影、投资、商业……把他在任何一个领域成就单拿出来,都让普通人望尘莫及。
——END——